教澤猶存 功在教育 緬懷台北大學創校 李建興校長

教澤猶存 功在教育

緬懷台北大學創校 李建興校長

國立臺北大學全體師生與校友,以無限哀思,緬懷一位教育界的長者、學術的耕耘者、行政的實踐者—首任校長李建興先生。
李建興前校長於2025年8月7日辭世,享壽85歲。
社會各界、師生敬表哀悼,他一生所播下的思想與精神,猶如春風化雨,在臺灣的教育田野中延續滋長,不曾須臾遠去。

輸在起跑點卻苦學向上的奮起人生

李建興校長出身寒微,童年孤苦,未滿周歲喪父,與祖母相依為命,7歲入學,小學6年只繳「貧寒證明書」,初中3年親戚支助,直到15歲初中畢業,結束寄人籬下,孤苦成長的歲月。
此後師範3年與師大4年全公費,美國碩士2年靠獎學金,師大碩士與博士在半工半讀中完成。幼時歷經飢寒交迫,這段刻骨的成長經驗,未曾讓他自怨自艾,反而激發出堅韌不拔的精神與對知識的渴求。他曾自述「全部學程皆輸在起跑點,長輩全是文盲,只靠自己探索。」這份堅毅的力量,成為他一生最重要的資產。

李建興 博士 完美師範人生

李建興,字榮生,臺灣宜蘭人

榮譽勳章 功績卓著

1.教育部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
2.教育部學術獎
3.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第一屆傑出校友獎
4.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傑出國際教育家獎
5.國家建設研究會出席代表:國內兩次、美南及全美代表
6.著作:現代社會學、技術職業教育的成本與效益、小學與社區、教育的收益等數十本書,另有我國教育投資之特性與策略等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三元及第 永遠感戴

根據李博士的自述「我接到母校要頒給傑出校友獎的通知,內心感到無限的感激與感謝。
我曾於民國八十五年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一百週年校慶獲頒傑出校友獎,又於1998年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瀑校區頒給「傑出國際教育家獎」(International Distinguished Educator Award)三所母校三元及第,我何德何能?獲此殊榮,師長們的錯愛與教誨之情,只能永遠的感戴與敬謝。

我這個「五級師範生」就讀過三所師範校院,尤以母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就讀的時間最長,從民國五十一年~五十五年獲學士學位,民國五十六年~六十年獲碩士學位,民國六十一年 ~六十六年獲第一位國家教育學博士學位。
所以母校是我教育專業知識的主要源泉,更是我安身立命學術生涯的起始站。

我從母校出發不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科班生,更是教育行政與學術界永遠的一顆卒子。我從五十五級畢業生開始,在母校先後擔任實習助教、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二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這段期間是我一生最歡愉與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日子。在感情上,師大社教系與教育研究所是我生命的一部份,孫邦正、謝徵孚、趙聚鈺、賈馥茗、黃昆輝、郭為藩與林清江等老師,永遠是我的恩師,我無時無刻不感念他(她)們教誨的恩情。

我從民國七十五年開始轉換跑道,到教育部服務,匆匆有十二年四個月。
從中等教育司司長四年、主任秘書一年半、常務次長五年、政務次長一年十個月。這段期間是臺灣開始解嚴、解除黨禁、報禁、社會走向全面開放、自由與民主的開端。教育部是教育行政的最高機關,面臨來自社會大環境的挑戰,國會生態的丕變,教師與學生自主衝擊,都是空前的重大轉變。
我秉持著母校培育的教育理念,抱著母校賜予的「誠正勤樸」的工作態度與精神,堅忍奮鬥,百折不撓,終能化險為夷,平安度過許多個艱難的關頭,且有許多成就與績效。
民國八十八年二月,我就是抱持著這份肯定與績效,轉入目前服務的國立臺北大學籌創工作,並榮膺本校首任校長迄今。

我從母校獲得四項堅定的信念,即:(一)兒童、青年是國家寶貴的資產與希望(二)教師是教育成敗的樞紐,有好老師,才有好學校、好教育(三)教育的成敗繫於教育工作者的誠心、愛心與耐心,教育愛是其重心(四)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永遠是服務,服務全體教師、學生與家長。藉此受獎之際,我要說母校是我永遠的家,我的心永遠屬於您。

當年臨危受授接下台北大學籌備主任一職,在短短一年內解決掉懸宕十多年的土地及財務問題,化幻影為成真美夢,飛鳶蛻變成功,台北大學創校校長李建興功不可沒。」

催生懷胎五十年的嬰兒

自稱是「五級師範生」的李建興,一生都與「教育」脫不了關係。
初中畢業後考上師專,大學念的是師大,擁有兩個教育碩士,還拿到第一個國家教育博士﹔二十年教職生涯中,當過國小老師、中學老師、大學教授和系主任,在教育部的十二年內,則從中教司司長一路做到常務次長、政務次長。
正是如此完整的資歷,讓李建興信心十足地說:「當初看似臨危授命,其實是有備而來。」

由中興大學法商學院蛻變而成的台北大學,校齡雖然不到一歲,卻已「懷胎」了五十年。
接下這樣一所半新半舊大學的籌備工作,「概括承受」所有的人事和財務問題,李建興坦承「壓力真的不小」,能夠順利地在一年內處理完新校區的土地糾紛,端賴過去在教育行政體系中所累積的能力和人脈﹔由於自己與這所學校毫無歷史淵源,沒有包袱,所以更能放開手腳、施展抱負。

「自由、創新、卓越」,台北大學的校訓,充分表現出李建興的治學理念。
李建興認為,大學就像一個動態的有機體,必須在學習自由與教學自由的雙翼下,不斷尋求創新,往「至善」境界的目標飛行﹔真正「卓越」的一流大學,必須具備美麗的校園、貼近社會脈動的系所特色、堅強的師資陣容,以及豐富的國際學術交流等四大條件,而新舊並呈的特質,恰好賦予了這隻「三峽飛鳶」飛向「卓越」的豐沛潛力。

承繼了前中興法商學院穩固的學術基礎,台北大學甫一開辦,就擺出五個學院的龐大陣勢。李建興表示,台北大學除了擁有全國第一個公共事務學院外,社會科學學院和商學院都相當強調社會服務的精神,人文學院將以國際談判及同步翻譯為特色,至於該校歷史最悠久的法學研究,則擴增為法學、財政法學、司法等系所,預計明年再增設法律專業研究所,招收非法學背景的畢業生,期能搭配其「比較法資料中心」,發展為國內最完整的法學院。

主要學歷

1中華民國第一位國家教育學博士。
2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瀑校區教育碩士。
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
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士。

主要經歷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教授、系主任。
2教育部政務次長、常務次長、主任祕書、中教司長。
3國立臺北大學首任校長。
4臺灣首府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南榮科技大學等校講座教授。
5私立聖母護專校長、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校長。
6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歐豪年文化基金會、華視文化基金會、葛瑪蘭文化藝 術基金會等董事。
7國家交響樂團團長。
8中華臺北亞特蘭大奧運(一九九六)、美國水牛城世大運(一九九三)、日本福岡世大運(一九九五)及義大利西西里島世大運(一九九七)等次團長。

退休後職務

1臺灣省教育會理事長。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3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組資深顧問。

榮譽勳章

1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二○一五年)。
2教育部一等教育專業獎章(二○一四年)。
3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傑出國際教育家獎」(一九九四年)。
4教育部教育科學術獎(一九八五年)。
5教育部社教有功人員獎(一九八三年)。
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
7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木鐸獎兩次、服務獎一次。

著作等身

1、自一九七八年起,著有《社會教育新論》、《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等書,合計三十二種。
其中《社會教育與國家建設》獲教育部教育科學術獎。
2、近幾年著有:《師範人生》、《教育新思維》、《教育新境界》、《百年教育》、《社會學新論》等書。
3、最新著作:《臺灣教育發展史》(二○一六年)。

謹向國立臺北大學首任校長故李建興博士致上最誠摯的感謝,感謝您頒發榮譽校友表揚,肯定末學在教育上的付出奉獻。
末學獲得教育界先進先賢的肯定,不僅是對我過去努力的嘉勉,更是激勵我持續耕耘教育、回饋社會的力量。
在此謹致崇高敬意與由衷謝意,再次深深感謝!
李博士的辭世,萬分不捨,敬表哀悼!

教澤猶存 萬古流芳

從寒夜童年,貧寒證明!
以堅毅譜寫自我人生詩篇,
不怨不恨,書卷成舟,國家博士開先鋒!
抬首而上,攀越孤寂的生命巔峰!

誨人不倦,春風化細雨,
在教室播下希望的種子。
歷經偏鄉困境,寒風中播愛,
孔子的精神在大千世界回慈。

體制裡充滿著勇者與忠者,
推課綱、立制度,改革逐步開;
以溫度與理性撫慰動盪浪潮,
為學子鋪路,星河亦見微光回。

荒蕪之地,築起大學校園願景,
苛難中堅持制度而非人治;
三峽河床,載著教育夢想澆開,
北大鳴曉曦,在心血中生輝煌。

師範之身,教育之魂永在,
如風過樹梢,不留痕迹卻深遠,
徐志摩的血衣袖揮舞未帶雲彩,
卻留下制度、人文、文化的堅韌。

今日北大的校史中,您的腳步仍在,
每一磚瓦、每一草木,都刻錄您的熱忱;
教育的春風,因您而長存,
願您在任重道遠處,安息於佛陀的懷裡。

陳銀欉 敬悼
2025/8/8

資訊來源
https://new.ntpu.edu.tw/news/6894a51463f5a608851f64e4/%E6%95%99%E6%BE%A4%E7%8C%B6%E5%AD%98%E7%B4%80%E5%BF%B5%E5%89%B5%E6%A0%A1%E6%9D%8E%E5%BB%BA%E8%88%88%E6%A0%A1%E9%95%B7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然科學和數學參考書籍和線上課程的推薦

「成功燈塔行」引領成功學子航向理想的目的地

用電腦和 AI 輔助數學學習

如何運用基本哲學技巧評讀學術文章,學習新知識

卡內基美隆大學羅博深教授談如何學習數學

史丹佛大學教授給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心態和方法

《定風波的智慧與運用》功名利祿轉頭空的無常

教育本體論的實踐

台灣大學試辦與高中合作進階課程

高中生的核心議題:大學申請排名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