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啟動腦力革命
作者:陳銀欉 先生 預見前景.啟動改變.掌握趨勢.順應未來 在這個資訊秒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被動等待」正在迅速被「主動轉變」取代。 我們活在一個如果你不主動改變,終將被世界改變的年代。 高中教育,作為青少年邁向成人社會的橋樑,正面臨一場深刻的「腦力革命」──我們不再只是教知識,更要啟發趨勢思維、創新能力與行動力。 一、時代的演進:誰不轉彎,誰就出局 歷史不斷重演,但教訓總被忽略。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一場產業淘汰賽: •打火機出現了,火柴消失了; •智慧手機問世,BB Call成為歷史; •數位相機興起,膠卷不再有市場; •WeChat、LINE普及,簡訊被人遺忘; •ChatGPT問世,專業技術工作者的焦慮蔓延全球。 這不是誰奪走誰的生意,而是人們懂得擁抱新事物。 馬雲曾說:「我在做,你在看。」很多人輸在人生的,不是能力,而是對新事物的態度──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後來不及。 二、變革的核心:教育能否走在時代前面? 我們的教育體制長期重考試、輕實作;重背誦、輕思考。這種模式曾經有效,但在生成式AI、元宇宙、區塊鏈、5G、綠能、智慧製造等新科技主導的未來社會中,已經力不從心。 高中教育必須從根本改變方向: •教育不應只是傳授知識,而要啟發學生「改變世界的能力」; •不只是學習課本,而要學會學習、學會選擇、學會調適; •不只是應付考試,而要養成決策力、創造力、與同理心。 教育若不主動改革,最終會把學生推向「應試贏家、人生輸家」的宿命。 三、改變的法則:機會永遠只屬於行動者 今天這個時代,不再是資源最多的人勝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最能啟動行動的人佔上風。聰明人創造機會,平凡人等待機會,愚蠢人錯過機會。 你可曾注意到: •郵局不改變,成就了宅配業; •銀行保守,讓出市場給行動支付; •教育體制停滯,補習班與線上學習平台應運而生; •通訊產業沒創新,LINE 和 WhatsApp 從日本與矽谷取代了它。 甚至連情感關係也不例外: •老婆不改變,成就了小三; •老公不改變,成就了小王。 社會不會因你的「原地踏步」而停下腳步,只有改變才會帶來選擇的主動權。 四、啟動改變:你可以是那個引領未來的人 根據國際知名變革領導力模型《Change Catalyst》,有效的變革者擁有四大特質: 1.辨識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