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中同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的21封信
作者:陳銀欉 先生
高中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未來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不只是考試成績或選什麼科系,而是「你是誰」這件事。
英國超厲害的管理哲學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寫了21封信給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他說,世界變得超快,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這本書就像一個超酷的指南,幫我們面對21世紀的挑戰、抓住機會!
誰是韓第?
他是英國管理思想的傳奇人物,還創辦了倫敦商學院,被稱為「英國國寶」。
2002年來過台灣,跟我們分享他的智慧,超有遠見,早就預言了新工作、新組織的樣子。
當快90歲的他,用21封信寫下人生經驗,告訴我們:找到自己,比追逐成績或頭銜更重要。
書裡在說什麼?
韓第用信的方式,聊了人生的大問題,像工作、家庭、金錢,甚至怎麼不留遺憾。
以下是幾個超有共鳴的重點,特別適合我們高中生:
1.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第9封信)
別只忙著考試或選科系,先問問自己:我喜歡什麼?我價值什麼?韓第說,找到自己的價值觀,比什麼都重要。
比如,他小時候學古希臘羅馬文學,雖然家裡很宗教,但他不盲信,而是自己解讀聖經,找出屬於自己的想法。
2.別怕失敗,多試試看(如果還沒失敗,代表嘗試的不夠多)
韓第覺得,聰明人也要靠試錯才能成長。別只靠課本,真正的學習在生活中、在嘗試中。
他說,別把學校當「知識倉庫」,裝一堆東西以後用不完。學會怎麼學,比記住答案更重要。像我們考試填鴨很痛苦,但上了大學或工作後,主動去找答案才是王道!
領導比管理酷多了(第2點:領導而非管理)
當個領導者,不是只會管人,而是把自己的價值分享出去,讓大家一起變好。
想像你在社團帶隊,不是只會下命令,而是讓大家明白目標,自己動起來。這就是韓第說的「自動自發」。
3.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第8封信)
別急著現在就贏,人生很長,慢慢跑才能跑得遠。韓第提醒我們,失敗沒關係,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
4.你很特別,別忘了(第20封信)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別被別人定義。
韓第希望我們找到自己的路,而不是模仿別人。
5.目錄亮點(挑幾個給同學看)
第一封信:世界會改變 —— 未來跟現在不一樣,準備好迎接吧!
第六封信:好奇心不會殺死貓 —— 多問、多試,搞不好有驚喜。
第十四封信:知足常樂 —— 不是要你不努力,而是找到快樂的平衡。
第二十一封信:別留下遺憾 —— 活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6.為什麼高中生要看這本書?
韓第說,我們現在的世界跟他年輕時差很多,但問題其實差不多:我要成為誰?怎麼面對挑戰?他希望我們早點懂這些事,不用等到長大才後悔。像是:
考試壓力:別讓分數決定你是誰,好好想自己的價值。
未來選擇:選科系或工作時,聽聽自己的心,而不是只跟著大家跑。
人際關係:跟朋友、家人的相處,可以用「我們」打敗「我」,一起找到更好的路。
7.小故事:韓第怎麼找到自己的路?
他小時候被宗教和學校框住,但不喜歡標準答案。他自己研究哲學,發現老師不在乎他模仿誰,而是要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說:「別抄前人的答案,踩著他們的肩膀,看更遠的地方。」這不就是我們現在需要的嗎?別只會背書,要有自己的觀點!
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無論是人生、工作、家庭、財富、信仰,我們都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與選擇。
韓第以21封信的形式,帶領我們思考「自我定位」、「價值觀建立」、「領導與學習」等人生關鍵問題,幫助我們在職場、人生與社會關係中找到方向。
他提醒我們:「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核心觀點:
1. 發展自己的理論——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韓第出生於虔誠的宗教家庭,但他並未盲從教條,而是從中提煉誠實與善良等核心價值。他強調,我們不應一味模仿前人的思想,而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形成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2. 領導,而非單純管理
管理者的角色不只是監督,而是傳遞核心價值,激發團隊內在動力。韓第批評傳統的「倉庫式學習」,即單靠學校學到的知識應對未來挑戰。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適應變化,應對職場與人生的不確定性。
3. 如果還沒失敗,代表嘗試得不夠多
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行動,而非書本。韓第鼓勵人們勇於嘗試,並從錯誤中學習。最佳的學習方式,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再主動學習解決方案。這種主動學習法,比單純記住標準答案更有助於未來的職涯發展。
給我們的建議:
1. 開始問自己:我喜歡什麼?我相信什麼?寫下來,慢慢想。
2. 多試試看:參加社團、學新東西,失敗也沒關係,至少你敢。
3. 找到平衡:成績重要,但快樂也很重要,別把自己逼太緊。
韓第說:「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同學們,我們不只是學生,也是未來的夢想家。
我們一起想想,怎麼讓自己人生不留遺憾吧!
你們覺得哪封信最有感?
高中生的生涯規劃參考指引
根據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智慧改編來的,以下是每個指引的重點和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高中同學在面對未來時更有方向感。
1. 世界會改變,成長過程
世界一直在變,科技、環境、社會都不停進步,我們也要跟著調整。多看看國際新聞,比如AI怎麼改變生活,或氣候變遷的新挑戰,想想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2. 生命的重要本質,生命觀
活著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要找到讓你覺得有意義的事。
試著寫日記,記下什麼讓你開心或有成就感,慢慢找出自己的熱情。
3. 人生大哉問,無常,改變,人生觀
人生充滿不確定,但這些未知也是機會,學會接受改變吧。
挑戰自己做新東西,比如學畫畫或加入新社團,鍛鍊適應力。
4. 信仰與理性,價值觀
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比跟著別人走更重要。
問自己:我最在乎什麼?是友情、正義還是自由?寫下來,當作未來的指南針。
5.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人非聖賢
犯錯很正常,重要的是從中學到東西,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
下次考試沒考好,別只難過,分析錯在哪,下次改進。
6. 好奇心,白日夢,冒險王
好奇心能帶你發現新世界,別怕做夢,它可能變成現實。
多問「為什麼」,別滿足於課本答案,偶爾發發呆,說不定有新靈感。
7. 你有多聰明?自知之明
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點,比只看成績更重要。
試著做個簡單的SWOT分析:我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呢?有什麼機會?
8.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市場競爭力
人生很長,不用急著現在就贏,找到對的方向比跑得快更重要。
想想10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只盯著下次段考。
9.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你的價值和身份,比職業或成績更能定義你。
問自己:我想被記得是什麼樣的人?勇敢?有創意?還是樂於助人?
10. 小即是美,菁英主義
不一定要進名校或大公司,小而美的生活一樣很棒。
別被「一定要最好」的想法綁住,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就好。
11. 你不是人力資源,是無價之寶
你不只是個「工具人」,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多培養興趣,比如攝影、運動,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性。
12. 你和社會的關係,本立而道生
你影響社會,社會也影響你,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參加志工或社團,了解社會需求,也想想自己能貢獻什麼。
13. 改變人生的曲線,趨吉避凶
人生有高有低,低潮時調整方向,就能找到新機會。
遇到挫折時,試著換個角度,比如把失敗當成學習。
14. 知足常樂,快樂人生
快樂不是來自錢或名氣,而是懂得珍惜當下。
每天找一件小事感恩,比如吃到好吃的便當,或天氣晴朗。
15. 笨蛋,問題在經濟!
經濟很重要,但別讓它決定你的人生選擇。
學點基礎理財,比如存零用錢,但別忘了追夢想。
16. 「我們」總是能打敗「我」
團隊合作比單打獨鬥更有力量。
在團體作業或社團裡,練習傾聽別人,別總想當主角。
17. 當兩人成為一體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關係都需要溝通和尊重。
跟朋友有誤會時,試著冷靜下來,聽聽對方的想法。
18. 無法計算的,往往比可以計算的重要多了
愛、信任這些東西沒辦法量化,但它們才是人生核心。
別只看成績單,多花時間陪家人或朋友。
19. 人生菁華二十五年
年輕時是人生的黃金期,好好把握。
現在就開始規劃未來,但別忘了享受高中生活。
20. 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你是特別的,別總想模仿別人。
找到自己的風格,比如穿搭或興趣,展現真實的你。
21. 別留下遺憾,生命結局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別等到老了才後悔。
列出「想做的事清單」,從小事開始,比如學吉他或去露營。
高中生怎麼用這些指引?
這些指引不只是空話,而是幫你思考「我是誰」「我想去哪裡」。
台灣的高中生活可能很忙,考試壓力也大,但別忘了,生涯規劃不只是選大學或工作,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國際趨勢也告訴我們,未來需要有創意、會合作、能適應的人。
所以,別只顧著讀書,多問自己:我真的想要什麼?
三個小行動:
1. 每天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我有什麼新發現?我快樂嗎?
2. 試著踏出舒適圈:參加新活動、學新技能,失敗也没關係。
3. 跟朋友聊未來:聽聽大家的夢想,也分享你的想法。
同學們,未來是我們的舞台,用這些指引找到自己的路吧!你覺得哪個指引最打動你?隨時告訴我哦!
教育界的園丁
陳銀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