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人生名片」成為世界公民

作者:陳銀欉 先生

「人生名片」代表一個人的核心價值、個人特色與未來願景。
對一個高中生而言,它不僅是學業成績的展現,更是個人品格、能力與成長歷程的總結。完整的人生名片應包含:

1.自我介紹(姓名、學校、興趣、目標)
2.核心價值(人生信念、座右銘)
3.學業表現(成績、學科興趣、專長)
4.能力特長(語言能力、科技應用、藝術創作等)
5.社會參與(社團、志工、社會實踐)
6.未來願景(職業理想、人生目標)

高中生透過「人生名片」,可以展現多元能力,規劃成長方向,為未來升學與職涯發展做好準備。

如何六藝兼得與五育成功?

「六藝」與「五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礎,若能兼顧,將有助於打造全面發展的人生名片。

六藝兼得:全方位培養能力

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對應現代高中生的素養,可轉化為以下能力:

  1. 禮:培養品格修養、人際溝通能力
  2. 樂:欣賞與創作藝術,陶冶情操
  3. 射:專注與精進精神,鍛鍊專業技能
  4. 御:領導力、團隊合作與適應變革能力
  5. 書:知識學習與思辨能力
  6. 數:邏輯思維與科學素養

透過閱讀、藝術修養、體育鍛煉、社會實踐等,培養六藝均衡發展,提升競爭力與人文素養。

五育成功:全面發展個人素質

現代教育強調 德、智、體、美、群(五育),全面發展才能成為真正具競爭力的青年。

  1. 德育(品德修養):誠信、責任感、公民素養
  2. 智育(學術成就):知識學習、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體育(健康身心):運動習慣、心理韌性、抗壓能力
  4. 美育(藝術素養):音樂、美術、文學、創造力
  5. 群育(社會參與):溝通能力、領導力、團隊合作

具體表現:
• 德育:參與公益、誠實守信
• 智育:培養閱讀習慣、獨立思考
• 體育:保持運動習慣、參與體育活動
• 美育: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領域
• 群育:加入社團、參與志願服務

《打造高中學生的黃金人生名片》

六藝 幫助學生培養綜合素質,五育 則確保人格與能力均衡發展。
高中生若能兼顧這兩者,不僅能在升學或求職時展現個人優勢,更能為未來人生奠定穩固基礎,成為一位具備知識、品格、創造力與行動力的世界公民。

《高中生十八歲畢業即為成年人,成為世界公民》

當高中生滿 18 歲,不僅象徵著法定成年,更意味著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與世界視野。成為一個 世界公民,需要具備 全球意識、跨文化理解、社會責任感,並透過持續學習與實踐來發展以下能力:

1.全球視野與國際觀

了解世界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與文化
關注國際新聞,培養批判性思考
掌握至少一門外語(如英語),增強國際交流能力

2.跨文化溝通與適應力

尊重多元文化,學習不同國家的價值觀
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如交換學生、國際志工或模擬聯合國
瞭解國際禮儀,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

3.社會責任與公民意識

參與公益活動,關心社會議題(如環保、人權、教育)
瞭解基本法律,維護自身與他人權益
培養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永續發展意識(SDGs)

4.科技素養與數位公民意識

運用科技解決問題,如 AI、數據分析、區塊鏈等
強化網路安全意識,避免網路詐騙與錯假訊息透過數位平台參與全球討論,發表理性觀點

5.獨立思考與決策能力

面對多變世界,能分析問題並做出合理決策
不盲從媒體與輿論,具備批判思維與資訊判讀能力
具備財商(Financial Literacy),管理個人財務與未來投資

《成為世界公民所需的人文素養條件》

人文素養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 思維方式與價值觀,讓一個人成為具備深度、智慧與同理心的世界公民。

1.哲學與倫理思考

瞭解東西方哲學(如儒家、道家、佛學、西方哲學)
具備基本倫理思辨能力,理解「善惡」、「正義」等議題

2.文學與藝術鑑賞

閱讀世界名著,拓展視野(如《論語》、《莎士比亞》作品等)
欣賞音樂、美術、電影,培養審美與創造力

3.歷史與文化素養

透過歷史學習,理解人類社會的演變與發展
認識各國文化、節慶與宗教信仰,提升文化包容性

4.語言與溝通能力

掌握良好寫作與表達能力,能清晰傳達想法
能用第二外語(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進行跨國交流

5.社會與環境責任

具備生態環保意識,支持綠色生活與永續發展參與社會議題討論,如全球暖化、貧富差距、性別平等

案例分享

照亮他人,也成就自己:
薇閣創辦人李傳洪博士

李傳洪博士,一位默默付出的教育家,他不僅創辦了薇閣中小學,更用自己的人生哲學,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他的慷慨不只體現在教育事業上,還展現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在熟識的餐廳預存數十萬元,交代店家替朋友結帳,對於來訪的親友,他總是毫無保留地說:「這頓,我請!」這份 廣結善緣、無懸念的付出,讓他成為貴人滿天下,也點亮了許多人的人生。

然而,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總會遇到黑暗與迷惘的時刻。
在這些時刻,我們不能只依賴別人的光,而要學會 在內心點燃一盞明燈。

當你遇到困難時,告訴自己:「我可以!」
當你想放棄時,給自己一個堅持的理由。

真正的光,不僅是來自外界的照耀,更是內心的點燃!學習成為自己的光,才能溫暖世界。

「道不遠人」出自《中庸》,意思是「大道並不遠離人」,強調道理其實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人們願意實踐,就能與「道」合一。這句話提醒我們,真正的道德與智慧不應該只是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應該落實在日常行為與處世態度中。

「見賢思齊」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看到賢德的人,就應該向他學習並努力趨近」。這句話強調學習與進步的精神,鼓勵人們保持謙遜,時刻向優秀的人看齊,以此提升自己。

這兩句話結合起來,可以理解為:道理與美德並不遙遠,只要用心實踐,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同時,當我們遇到值得學習的榜樣時,應該主動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結論: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世界公民

現代高中生 18 歲即成年,不只是法律上的轉變,更代表要學會 獨立思考、負責任行動、具備全球視野。
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除了學科知識,更需要培養 人文素養、國際觀、社會責任與科技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時代中立足,發揮影響力,成為改變世界的一份子。

教育界的園丁
陳銀欉 敬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然科學和數學參考書籍和線上課程的推薦

「成功燈塔行」引領成功學子航向理想的目的地

在 AI 的輔助下用數學軟體做計算

用電腦和 AI 輔助數學學習

卡內基美隆大學羅博深教授談如何學習數學

未來已來,世界新賽局—淺談高中畢業生的新視野與世界觀

史丹佛大學教授給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心態和方法

黃仁勳總裁在台大體育館的AI演講內容給年青一代的啟示

恭賀 劉校長榮任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感謝 孫校長對成功高中師生的奉獻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