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基本修煉——動心忍性,苦其心志
作者:陳銀欉 先生
1. 磨煉——成長的必經之路
成功的人,無論是在國家社會層面,還是個人職業發展,都少不了歷經磨煉。高中生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面對學業壓力、青春迷惘、家庭期望等挑戰,能否接受磨煉,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2. 苦其心志——迎接挫折與失敗
「理想辦不到,事事不如意」,這是人生常態。高中時期的壓力來自考試、競爭、甚至人際關係,當事情不如意時,不應自怨自艾,而是思考如何改變現狀。朱元璋的故事告訴我們,困境或許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應對。
3. 勞其筋骨——體能與意志的鍛煉
知識固然重要,但體能和毅力同樣關鍵。陶侃運磚的故事提醒我們,即便在安逸時代,也要保持鍛煉,防止懶散與鬆懈。許多成功人士,即使學識淵博,仍保持運動習慣,這不只是鍛煉身體,更是磨練意志力。
4. 動心忍性——面對困境的智慧
人生在世,難免遭受不公與誤解。當情緒波動時,是否能「忍人所不能忍」?唐太宗對魏徵的態度轉變,說明真正的領導者,不是脾氣大,而是能控制情緒、廣納建言。高中生學會管理情緒,才能在人際關係、學業壓力下保持冷靜,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5. 本色——無論順逆,始終如一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真正的英雄不會因成功而驕傲,也不會因失敗而自卑。現今社會,許多人因環境變化而迷失自我,但真正優秀的人,即便環境改變,依然堅持本心。高中生應該學會不因挫折而氣餒,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保持謙遜與堅定。
6. 知性——超越表象,追求本質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換句話說,真正的成長來自對自我本質的認識。現代教育強調分數,但真正的學習是理解世界運行的規律,找到個人的天賦與使命。高中生除了讀書,還應思考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7. 明心見性——最終的修煉
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提升,而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認識自己、超越自己。無論是儒家的「存心養性」,還是佛家的「修心煉性」,最終目的都是讓人突破困境,成為真正自由而堅強的人。
結語
高中階段,是人生最關鍵的修煉期。這個時期應該學會如何面對壓力、如何鍛煉身心、如何管理情緒、如何保持本色,最終找到自我價值。
真正的成長,不是逃避困難,而是在困難中學會堅持,並從中領悟人生的智慧,共勉之!
教育界的園丁
陳銀欉 敬述
20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