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導入「AI導師」藍海策略

作者:陳銀欉 先生

《菁英高中重新定位,定性,定向》

美國德州Alpha學校導入「AI導師」模式,學生透過AI系統學習數學、科學等核心課程,學習進度與內容依個人需求即時調整,成績進步速度為傳統學校的2.4~2.6倍。

Alpha學生標準化測驗躋身全美前2%,畢業生更進入史丹佛等名校。校方計畫將AI教學模式推向公立體系,挑戰傳統教育模式。

位在美國德州的Alpha學校,自從近兩年導入「AI導師」以後,學生測驗成績一飛沖天,躋身全美前2%。

《富比世》(Forbes)指出,Alpha學校代表和傳統教育截然不同的模式。學生上午會花2小時,透過系統學習數學、閱讀、科學、社會科學等核心科目,而非聽老師講課。AI系統會即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識別盲點,確保學生完全掌握課程內容後,才會往下一階段前進。

老師在過程中不再負責講課、評分,而是「指導者」(guides),激勵並幫助學生保持學習動力和進度。若學生遇到困難,老師也不是直接解答,而是推薦更多音訊、視覺輔助功能的程式,讓學生自行探索。

到了下午,學生則投入「熱情專案」(passion projects),參與各種工作坊、協作專案,包括公共演講、領導力、創業學、財務素養、團隊合作等傳統課表上不會出現的實用技能。

Alpha學校高年級生克莉絲汀(Elle Kristine)向《福斯新聞》(Fox News)表示,很多在傳統學校上課的朋友,每天在校、放學後都在做大量作業,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課業上,「壓力超大,甚至可說是痛苦不堪。」反觀AI導師引領的創新學習方式,讓她更有時間發展個人興趣。

《AI驅動「超速學習法」》

高中學生進步速度是傳統學校2.6倍!

《富比世》舉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史丹利(Julian Stanley)的「加速學習」理論分析,學生應該避免重複學習已掌握的知識,但傳統課堂中,老師必須顧及整體進度,難以平衡不同程度學生需求,而AI驅動的學習方法,則能根據個別學生的需求,客製化調整內容與速度。

「學生學習速度變快,成效也更好。」

Alpha學校聯合創辦人普萊斯(Mackenzie Price)表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已進入史丹佛大學等頂尖學府就讀,在校學生參加標準化測試(NWEA MAP)表現也很突出,平均學業成績進步速度是傳統學校學生的2.4~2.6倍。

只不過,身為私立學校,Alpha學校每年學費要價2萬5000美元至4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3萬至133萬元),自然使「AI導師」被貼上菁英教育標籤。

普萊斯澄清,在校學生很多都得到財政支持。鄰近太空技術公司SpaceX火箭發射場的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分校,一半學生是SpaceX員工子女,另一半則是當地低收入戶,不是學費全免,就是只繳了極低學費入學。

當地不少學生都以西班牙語為母語,透過AI導師,課程內容得以即時翻譯。普萊斯強調,這有助他們在學習其他學科的同時提升英語能力。

下一步,普萊斯將把這套模式帶進公立體系,從亞利桑那州開始,逐步推廣至其他州。《富比世》認為,如果這套模式能成功推廣,並維持高品質,可能會為教育體系帶來重大變革,但能否取代傳統學校角色,或只是一種只限少數人的菁英教育模式,猶待時間驗證。

《美國高中教育重新定位,定性,定向》

1. 高中生的「定位、定性、定向」

「定位、定性、定向」是高中生建立學習與生涯規劃的三個關鍵步驟:

定位(Positioning):了解自己的興趣、優勢與學習目標,找到適合發展的方向。例如,你是擅長數理、語文,還是社會科學?你對未來的專業領域有初步的想法嗎?

定性(Characterizing):培養核心價值與學習習慣,確立自己的個性特質與長遠發展方向。例如,是否具備堅持與耐力?是否願意持續探索與學習?這決定了你未來能否穩定發展。

定向(Orienting):根據自己的定位與定性,選擇具體的學習與發展路線。例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組別、參加相關競賽與活動,甚至思考大學選系與未來職涯規劃。

這三者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認知與發展系統。

2. 高中生「全方位的學習」

全方位的學習不僅限於課本知識,還包括:

學科知識:扎實掌握各科目,如數學、科學、人文社會等,建立堅固的學術基礎。

思維能力:培養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跨學科整合能力。

語言與表達:提升溝通能力,訓練公開演講與論述表達的技巧。

科技素養:熟悉 AI、編程、大數據等新興科技,提升數位學習與應用能力。

實踐與探索:參與競賽、社團、志工、專題研究,將學習與實際應用結合。

全球視野:關注國際趨勢,培養國際觀與跨文化理解能力。

全方位學習的目標是讓學生不僅在成績上優秀,更具備未來職場與社會競爭力。

3. 超前部署自己的學習能力

所謂「超前部署」,就是比別人更早準備、更有效率地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入手:

(1) 建立高效學習習慣

使用 費曼學習法(Feynman Technique),將學習內容簡單化並教會他人。

掌握 時間管理技巧,如番茄工作法、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等,提升學習效率。

養成 主動學習 的習慣,預習、複習、筆記總結缺一不可。

(2) 善用數位與科技工具

透過 ChatGPT、Coursera、Khan Academy 等平台,補足學校沒教到的內容。

學習 AI、Python、數據分析 等新興技能,提前準備未來所需能力。

(3) 提前規劃學科與生涯路線

針對 國內外大學入學要求,提前準備相關考試,如 TOEFL、SAT、AP、A-Level 等。

參與競賽(數學、科學、寫作、辯論等),建立亮眼履歷。

尋找職涯導師(Mentor),向業界專家學習,拓展未來視野。

(4) 持續提升軟實力與綜合素養

鍛鍊 溝通、領導力、情緒管理,這些能力在未來職場至關重要。

多閱讀名人傳記、商業思維書籍,開拓視野,如《與成功有約》、《深度工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等。

透過以上這些方式,高中生可以比同齡人更早開始佈局,不僅能應對升學壓力,也能為未來職涯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AI 教育的未來:挑戰傳統體系》

普萊斯計畫將 AI 導師模式帶入公立學校體系,首先從亞利桑那州開始,逐步擴展至其他州。

《富比世》認為,如果這套模式能成功推廣並維持高品質,將可能為全球教育體系帶來革命性變革。然而,這套模式是否能取代傳統學校,還是僅適用於特定學生群體的菁英教育,仍有待時間驗證。

AI 導師的未來展望

Alpha 學校的成功案例顯示,AI 技術可大幅提升學習效率,並個人化學習體驗。
然而,這類 AI 教育模式能否普及至公立學校,並解決成本與技術門檻等問題,仍是一項重要課題。若 AI 導師模式能廣泛應用,將有機會改變全球教育的未來,讓學習變得更加個人化、高效且具彈性。

教育界的園丁
陳銀欉 整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然科學和數學參考書籍和線上課程的推薦

「成功燈塔行」引領成功學子航向理想的目的地

在 AI 的輔助下用數學軟體做計算

用電腦和 AI 輔助數學學習

卡內基美隆大學羅博深教授談如何學習數學

未來已來,世界新賽局—淺談高中畢業生的新視野與世界觀

史丹佛大學教授給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心態和方法

黃仁勳總裁在台大體育館的AI演講內容給年青一代的啟示

恭賀 劉校長榮任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感謝 孫校長對成功高中師生的奉獻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