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輔助自主學習:AI時代高中教育轉型的政策倡議

作者:陳銀欉 先生

一、前言:教育轉型的時代命題

當人工智慧迅速改變全球產業與社會樣貌,教育不再只是知識傳遞的過程,而成為培養未來關鍵能力的核心場域。
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已三年有成,特別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透過平板電腦與人工智慧(含生成式AI)輔助學習,開啟台灣教育數位轉型的嶄新局面。
本文針對此一政策實踐進行系統整理,並提出五大政策建議,以資未來深化與永續發展。

二、現況整理:台灣數位學習實踐的核心成果

1.政策執行成果
•81所高級中等學校參與,196項AI輔助自主學習教案,逾8,112位教師受訓,超過61萬名學生受惠。
•主題涵蓋影像辨識、語言互動、經濟議題研究與跨科整合,強調問題解決、自主學習與AI素養的養成。

2.教學創新亮點
•結合平板、AI平台與「四學策略」(自學、共學、互動、應用)進行跨科合作。
•發展循環學習模組(探索→研究→討論→反思)以提升學生的系統性思考與邏輯表達能力。

3.師生反饋
•教師從設計者轉型為學習引導者,學生從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與知識共同建構者。
•學生回饋顯示其在「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表達能力」與「自主探索」方面明顯提升。

三、政策意涵與教育轉型方向

1.從工具導入到學習文化轉型
•平板與AI不僅為硬體,更是推動學習型社群與創新教學文化的核心催化劑。
•強化學生「自我驅動學習」能力,有助於在未來高度變動與跨域的社會中生存與發展。

2.人工智慧作為學習夥伴的典範
•生成式AI(如ChatGPT)已能協助學生完成語言學習、文本理解、企劃構思與資料分析。
•若能妥善規劃,AI將可成為「第二位教師」,促進個別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

3.教育公平與數位落差的雙重挑戰
•城鄉、資源與人才不均將導致數位落差與學習機會不平等擴大,需更精緻的政策設計介入。

四、政策建議

  1. 建構「AI素養與科技自主學習」課程綱要
    •納入高中課程綱領的彈性課程或跨科模組,發展AI倫理、生成式AI應用、資料素養與科技閱讀力等能力。

  2. 建立「自主學習平台與AI工具認證制度」
    •推動本土化數位學習平台整合,並針對AI學習工具建立認證與教學資源庫,保障學生使用品質與學習成效。

  3. 成立「科技學習促進中心」與專業支持系統
    •各縣市設置科技輔助學習推進單位,支援學校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教案發展與跨校教學交流。

  4. 制定「AI教育永續發展基金」
    •政府撥款支持硬體更新、軟體研發、師資訓練與偏鄉資源補助,避免數位學習轉型淪為短期計畫。

  5. 推動「跨校共學與產業協作實驗計畫」
    •鼓勵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學、產業界合作設計跨域專題,打造符合未來職場需求的真實問題解決場域。

五、結語

《讓台灣成為教育創新的亞洲典範》

當代教育的任務已不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為未來社會培養能主動學習、具備批判思維與科技應用力的年輕世代。
台灣在推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方面已打下良好基礎,未來若能結合政策設計、制度創新與資源整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育公平性,更有機會讓台灣成為亞洲AI教育創新的典範國家。

教育界的園丁
陳銀欉 敬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然科學和數學參考書籍和線上課程的推薦

「成功燈塔行」引領成功學子航向理想的目的地

在 AI 的輔助下用數學軟體做計算

用電腦和 AI 輔助數學學習

卡內基美隆大學羅博深教授談如何學習數學

未來已來,世界新賽局—淺談高中畢業生的新視野與世界觀

史丹佛大學教授給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心態和方法

黃仁勳總裁在台大體育館的AI演講內容給年青一代的啟示

恭賀 劉校長榮任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感謝 孫校長對成功高中師生的奉獻與付出